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業務人員日前赴格爾木聯合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團隊開展“柴達木盆地荒漠-草地-濕地系統地氣相互作用立體協同觀測試驗”。
由三峽集團投資建造的世界超高海拔地區(3500米以上)裝機容量最大、調節庫容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青海格爾木南山口抽水蓄能電站正式開工建設。
8月12日中午,兩架裝載松茸的無人機從工布江達縣錯高村附近的山林中飛出,數分鐘后降落到山下順豐攬收點,村民取下松茸直接交給現場的順豐小哥打包,再通過順豐冷鏈車運到機場發往全國各地。
作為我國重要的淡水資源補給地和生態安全屏障,三江源平均每年向下游輸送600多億立方米的源頭活水,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物多樣性具有全國乃至全球意義的保護價值。
長江源冰凍圈水文與生態環境綜合科學考察19日在青海省啟動,科考將聚焦長江源地區冰川、凍土、水文等領域的生態變化。
8月19日,第二屆國家公園論壇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辦,本屆論壇設置了高新技術展區,一批國家公園建設中的先進設備集體亮相。其中備受關注的一件設備,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聯合研發的草原生態系統碳匯自動測...
趙新全在論壇上表示,在高原生態保護與修復方面,需要通過科技支撐生態保護和修復,補強生態保護修復技術、模式的短板,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
80米以上巨樹不完全統計為260棵以上,90米巨樹為25棵,按照活體高度計算100米級巨樹1棵即藏南柏木Ⅰ號,活體高度為101.2米,其次是藏南柏木Ⅱ號,活體高度為99.5米。2023年8月13日,科考隊發布了這2棵巨樹的等身照和相關數據。
24歲的薛博元是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這個暑假,由他和另外4名同學組成的清華大學博士團來到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管委會治多管理處,開展實地科學考察與研究。
長江源食草動物及草地質量綜合科學考察10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啟動。長江源地區食草動物多樣性和草地承載力變化是此次科考的重點。
評選環保小衛士、開辦環保戲劇節、制作垃圾收集袋……巴干鄉中心寄宿制學校的生態環保課堂從學校里搬到了更廣闊的天地,在這里,源頭的長江水、草原的一花一草、一鳥一獸都是孩子們天然的環保課“老師”。
8月8日,全球大氣本底與青藏高原大數據應用中心科創平臺在青海省西寧市成立,此舉將提升應對青藏高原氣候變化能力。
近日,科研人員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普達措景區內首次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高寒水韭,現場統計顯示,該居群數量超過500株。
近年來,長江源區水質一直保持在Ⅰ類至Ⅱ類的優良狀況,每年向下游輸送了大量清潔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