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守住這條“紅線” 賦能鄉村振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糧食安全關乎國計民生,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非常重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守住了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耕地總量持續減少勢頭初步得到遏制,連續兩年實現耕地凈增加,據統計,2022年全國耕地面積達19.14億畝,較上年末增加約130萬畝。
下面,我們以西藏日喀則發展青稞產業為例,看看西藏是如何保障糧食安全的。
在西藏,日喀則市享有“西藏糧倉”的美譽,是西藏乃至全國重要的青稞生產基地。其中,種植面積、產量水平、糧食品質、種業繁育、產品研發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據統計,2021年以來,日喀則市191家農機合作社對青稞全程機械化模式進行改進,技術標準、管理模式實現綜合提升,帶動了全市農機合作綜合能力整體提升;2022年,日喀則市青稞種植面積90余萬畝,產量40.89萬噸,占全區產量的49.13%;2023年,日喀則市計劃種植青稞92萬畝,產量指標41.38萬噸,全市布局青稞良種推廣面積81.89萬畝……這些年來,日喀則市全方位推進青稞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青稞增產提質,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切實保障糧食安全。
西藏堅決執行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紅線,確保西藏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達到規劃下達任務;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要求,逐級簽訂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書。據悉,2023年西藏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280萬畝以上(青稞播種面積穩定在220萬畝以上);糧食產量穩定在100萬噸以上(青稞產量達到84萬噸)……
當前,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國各地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千方百計增加耕地后備資源,全面提升耕地質量,建立新的結構關系,確保糧食安全、耕地安全、資源安全;同時,還需要用多元化思維理解和把握節約集約用地,突出經濟目標、生態目標和社會目標,探索低效土地高效利用新路徑,推進產業用地結構調整和升級,實現土地利用協調發展。
糧食安全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前提條件,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是實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面臨新的挑戰,各級黨員干部要自覺強化責任擔當意識,把狠抓糧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在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加穩定的糧食安全保障基礎上多下功夫,積極打造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大環境,穩住糧食安全“壓艙石”。
立足新時代,我們要緊扣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笨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為穩定經濟社會大局提供基礎支撐,保障“中國號”巨輪行穩致遠。(中國西藏網 文/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加快發展高原產業 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根基是產業振興,只有做到產業振興,才能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筑牢鄉村全面振興的物質基礎,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詳細] -
西藏觀察:西藏高質量打造特色產業鏈 加快促進鄉村振興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新時代,隨著西藏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一個美麗和諧幸福的新西藏正朝我們走來。[詳細] -
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助力西藏鄉村振興戰略實現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a href='../../../news/yc/202304/t20230421_7403192.html' target="_blank">[詳細]